|
回顾|“结构思享汇沙龙”第十二期在广州顺利举行发表时间:2023-10-20 14:41 2023年9月26日下午,由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结构咨询与减隔震(振)分会主办的《行胜于言 质胜于华 “结构思享汇沙龙”第十二期》活动在广州成功举办。 本场活动众多学术专家、业内同仁列席交流,在线同步直播。在场专家围绕TOD项目车致振动、项目管理咨询、结构大震弹塑性分析、土木行业未来等多个学术专题展开思辨讨论,以不同的视野解读热点问题。 ![]() 扫码二维码观看活动报告 结构思享汇第十二期 (直播回顾二维码) 点击观看视频
开场致辞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陈星做活动开场致辞。 会上,陈星会长首先带领全场嘉宾起立,向RBS创始人之一——容柏生院士致以怀念和敬意。20年间,陈星会长作为超限审查专家,与RBS有着多年的合作与交流,也见证着RBS的成长。 陈星会长表示,他对RBS有三个特别深刻的印象:第一,是技术水平一直保持行业领先。“RBS获得国家及省市级的奖项共计100多项,发明专利60多项,这也证明了RBS在这些年来一直不懈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第二,RBS一直以高水平高质量地服务社会作为行为宗旨。“20 年间,RBS完成了超过1000项的建筑设计和咨询工作,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就有100多项,4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超过20项,不但为我们广东地区争了光,在全国高层建筑方面也占有了一定的份额。”第三,是他们的团结和努力,“每次超限会,无论工程大小,都有两三位总工共同参加,群策群力,靠团队的力量解决一项项的难题。”。第四,是RBS一直以技术回馈社会。“做结构思享汇、扶贫活动、院士大师访谈录等,20年来他们始终坚持社会公益,赚了钱,回馈社会,赚了钱,不忘社会。”陈星会长期待 RBS 能继续保持这种精神,与各位同道一起推动建筑事业的发展。
学术报告 徐自国:《TOD项目车致振动分析方法与工程实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轨道交通为主的TOD城市综合体项目日益普遍,但列车运营过程的振动问题对周边建筑的品质及市民生活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引发的投诉逐年增加,减隔“振”领域的设计技术和解决方案正逐步受到大家的重视!报告介绍了RBS在某TOD项目中,高速列车(时速>200km)引起的车致振动基本原理和高等分析技术,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及其减振策略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沙龙讨论环节:基于徐总的报告,现场参会专家围绕TOD车致振动减振分析方法的准确性、TOD车致振动数值计算分析的效率、不同减振设计方法的适应性等话题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讨论,并指出随着TOD项目的普遍及市民对居住舒适度的重视,减隔“振”领域的设计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究是未来结构设计领域的一个热点。 王欣:《以深超C塔为例,项目管理公司(含全咨)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本报告以深超总C塔项目(高度近400m的不对称连体)为案例为背景,提出了两个项目管理关键问题:为什么甲方选择全咨+结构顾问的模式?为什么项目管理公司信任我们? 并围绕此展开,分析了甲方需求和其选择逻辑,提出了“智慧建造、效益效率、技术攻坚、人才吸附”四位一体的商办代建优势。为未来同类型复杂项目的价值提升、技术引领和成本控制,提供宝贵经验。 沙龙讨论环节:王总与现场嘉宾针对如何在结构专业与业主之间架设沟通桥梁,进行了讨论,采用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将结构专业语音翻译给业主听的重要性。并通过与RBS合作的木头龙益田村项目的逆作法、深超总C塔等项目,与现场嘉宾分享了如何通过技术引领来带动价值的提升,通过技术引领带来管理的创效。
廖耘:《大震弹塑性分析20年常见疑惑总结与探讨》 RBS从2003年成立起,一直致力于大震弹塑性分析技术的开发和普及应用。本次报告总结了20年来RBS与业界专家同行交流大震弹塑性分析结果时,收集的一些主要疑惑点,包括连梁和剪力墙破坏形态、弹性和弹塑性结果对比、超大震倒塌模拟、弹塑性结果的等效弹性回代等,并给出了这些问题的成因解释和解决方法。目前复杂项目越来越多,高端结构分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本报告为同类型项目分享宝贵经验。 沙龙讨论环节:围绕廖总的报告,现场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指出目前结构弹塑性分析计算越来越简便,随之而来的是获得了海量的计算结果,如何合理解读计算结果成了关键问题并从中获得对结构设计有价值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该类讨论有助于提升结构工程师对弹塑性分析原理的理解,也是目前比较欠缺的。
结构思享汇之“思辨会” 作为结构思享汇的“重头戏”,本次思辨会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选出热门话题,“智囊团”成员对获得票数最高的话题展开讨论,提出该话题的专家也成为本次思辨会的“案主”。 本次热门话题及案主为:《土木行业是夕阳行业吗?在当下以及不长的未来,土木人何去何从?》案主:王启文 现场讨论气氛激烈,与会专家成员围绕话题进行深度剖析。最后,“案主”表示通过“智囊团”的思辨,使原本的话题有了更深层次、多方面的思考,获益良多。 总结发言/颁奖 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总经理李盛勇作为主办单位做总结发言。 李总认为,本期结构思享汇的主题具有创新性和跨界性,不仅关注结构本身,更注重拓宽视野和获取跨界信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在坚持专业基础上,找到自身定位并紧跟时代步伐。他强调,每个人对行业的思考和选择都是独特的,没有标准答案。行胜于言,用行动创造未来,让我们用智慧和实践去找到答案。 李总为案主及三位报告嘉宾颁发纪念牌匾 李总与黄襄云教授传递“轮值主席”牌匾 现场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