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思享汇 ”沙龙第十一期顺利举行

发表时间:2023-06-20 20:00

图片

2023年6月15日下午,由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承办的《“结构思享汇沙龙”第十一期——结构师的品质追求 | 聊聊TOD和TLD》活动成功举办。

本场活动众多学术专家、业内同仁列席交流,在线同步直播近25,000人次观看。在场专家围绕“TOD和TLD”相关技术专题展开思辨讨论,以不同的视野,解读不一样的TOD和TLD。


图片


图片

扫码观看

活动回放





花絮回顾


图片

开场致辞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陈星,瀚华设计结构院总经理郑建东,为本次活动做开场致辞。

图片

陈星会长高度肯定“结构思享汇”走进企业,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建议未来思享汇活动继续丰富议题、结合热点、跨界碰撞;同时,殷切希望设计前辈们立足本职做好表率,年轻的工程师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作风,学习老一辈对技术和真理的执着追求。


图片

郑建东总经理表示,承办 “结构思享汇”对瀚华设计而言是肯定更是激励,本次活动主题“结构师的品质追求”与瀚华设计品牌定位“城市品质建筑设计服务专家”高度契合,结构师追求的理应不只结构安全,还有品质。为此,瀚华设计一直在努力。




学术报告




本次活动邀请到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岩土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林本海教授,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院副总经理、结构总工程师谢春,广东建科风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振动与控制研究室副主任仇建磊作主题报告分享。


图片

林本海:《地铁上盖超高层建筑的振动影响分析与减振降噪措施研究》

报告针对地铁建设与地产开发的相互作用影响,重点介绍了地铁振动与噪声的影响和规范限定要求,提出了地铁减振降噪材料与减屏障措施设计方法。并结合项目实例,对上述方法的工程应用做了介绍和分享。


图片

谢春:《考虑时空转变的TOD结构预留设计》

报告基于TOD项目在业态空间、开发时间上存在转变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针对地铁盖上盖下结构空间及体系的转变,提出了“底层的逆袭”这一思路:通过对底层全框支框架的加强,实现合理屈服机制;针对上盖开发时间相对于下盖滞后带来的总体变化,提出了“有限度的自由”这一思路:通过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内去预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盖下结构的包络设计。


图片

仇建磊:《高层建筑结构TLD减振设计应用研究与思考》

本报告针对超高层在风工况下的舒适度问题,重点介绍了其中一种解决思路:TLD调谐液体阻尼器。通过对TLD从方案到实施整个技术路线的分析,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分享了相关的工程案例及试验情况。


思辨会/ STRUCTURE BRAINSTORM SHARING

作为结构思享汇的“重头戏”,本次思辨会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选出热门话题,“智囊团”成员对获得票数前两名的话题展开讨论,提出该话题的专家也成为本次思辨会的“案主”。

本次热门话题及案主分别为:



图片

1、地铁振动评估采用Z振级dB(分贝),风振采用最大加速度,为什么?——黄忠海


图片

2、规范风舒适度计算公式对大高宽比超高层建筑适用?如何解决?——陈福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现场讨论气氛激烈,与会专家成员围绕话题进行深度剖析。最后,两名“案主”表示通过“智囊团”的思辨,使原本的话题有了更深层次、多方面的思考,获益良多。




总结发言/颁奖



图片

活动尾声,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土木工程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总经理、广州市柏济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理事长李盛勇总经理为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他阐述了结构思享汇的举办初衷:通过思与辨,对结构行业热门话题注入新的思考方式。他分享了思享会“思想不私享”的主题内涵,并对活动的支持单位和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图片

李总为本次活动报告嘉宾颁发纪念牌


图片

瀚华设计结构总工程师严仕基严总,为案主颁发纪念牌


图片

图片图片

瀚华设计郑建东郑总与RBS崔济东博士传递“轮值主席”牌匾


第十二期“结构思享汇”沙龙将回归大本营,由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接力承办。


正如李总所言,结构思享汇第十一期是关于建筑结构设计对居住舒适度的影响探究,结构师的品质追求即是技术和思想积极探索的过程,主题非常贴合时代要求,辩则明,思则清,藉此平台,希望思享汇未来会有更好的主题方向,为推动建筑结构的行业交流、技术创新助力。


图片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