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思享汇”沙龙第九期顺利举行发表时间:2023-03-17 20:30 (现场回顾视频) 2023年3月10日下午,「“结构思享汇”沙龙第九期」在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大厦)22楼屋顶花园顺利举行。 活动由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土木工程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建筑减隔震专业委员会、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联合主办,由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广州市柏济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协办。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领导、广东省勘察设计大师、业内知名专家、同行精英近50人现场参会,在线同步直播超6000人次观看。 开场致辞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勘察设计大师 陈星 以及广州市设计院集团院长、总工程师,广东省勘察设计大师 赵松林 为本期沙龙活动作开场致辞。 陈星会长表示,“结构思享汇”已开展到第九期,活动的落地性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广,希望借助思享汇这个平台,融汇全行业精英、整合行业内的优质资源,打通产学研联系脉络、助推行业健康发展。 赵松林院长表示,结合承办单位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绿色、智慧、高品质”的发展愿景,本期思享汇增加了“更绿色”的办会理念。“结构思享汇”的举办,为专家及同行提供围绕业内热点、痛点问题各抒己见、深入探讨的机会,更为年轻结构设计师们提供近距离接触行业专家、与其进行技术交流互动的平台。他希望线上线下的与会专家和同行在思与辩的过程中不断开拓思路、探索真理,营造良好的行业学术交流气氛。 学术报告 本期沙龙活动邀请了柏涛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林超伟 、华阳国际广州分公司执行总工程师 林瑶明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王松帆 分别作了题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二道防线有效性研究及思考》、《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外墙那些事》、和《建筑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实施讨论 的报告分享。 林超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二道防线有效性研究及思考》 柏涛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林超伟,从框架楼层剪力变化规律及机理等方面深入研究了框架作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二道防线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框架梁屈服前,框架可发挥二道防线作用;框架梁屈服后,后续新增水平力只能由筒体承担;当筒体墙肢的水平剪力进入下降段,框架剪力未明显增大,框架不再发挥二道防线作用。就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二道防线、合理确定框架柱剪力调整系数与楼层抗剪承载力的框架贡献等内容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林瑶明:《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外墙那些事》 华阳国际广州分公司执行总工程师林瑶明,从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墙的简介、计算模型的验证、水平拉缝和竖向拉缝大样及现场施工情况等多方面阐述了拉缝墙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全剪力外墙模型、采用预制外墙板、多个计算模型包络等应对措施。 王松帆:《建筑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实施讨论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松帆,从《建筑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中的一些条文为切入点,针对地震重点防御区的划分、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意见的严谨性、医疗建筑和学校等建筑物设防类别的细分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514408-202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T/CECA 20024-2022等规范对结构性能设计中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结构思享汇之思辨会 作为活动的亮点环节,“结构思享汇”之“思辨会”是由现场参会的观众与线上观众联动投票,民主选出本期最热门的两个话题,由现场嘉宾组成“智囊团”,对获得票数前两名的话题展开讨论,提出该话题的专家即为本次思辨会的“案主”。 根据票选结果,由广州大学教授/博士、副校长周云提出的《减隔震技术应用与结构体系创新》 以及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副总经理徐麟提出的《结构工程师的哪些工作最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 两个话题获得本期思享会话题投票榜前二,两位“案主”分别对自己的话题进行初步阐述,说明提出该问题的缘由。 在主持人的引领下,现场展开热烈的思与辩。线下气氛热烈、线上踊跃参与,观点的碰撞和思想的火花,一度将直播推向高潮。 活动尾声,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土木工程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总经理李盛勇为本期活动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思辨会的形式新颖有趣,旨在激发同行参会者充分交流,推动行业发展。希望活动能够延续推广,同时对本期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肯定。 李盛勇为本次活动三位报告嘉宾颁发纪念牌。 赵松林为本次活动两位案主颁发纪念牌。 本届承办方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院长赵松林,向下届承办方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院总工周佳,传递“轮值主席”牌匾。 现场合影 本期思享汇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充分支持及广大同行的热情关注,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结构行业交流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END |